2024-07-15 08:22:43 |
来源: 唐山劳动日报

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——简述从《救国报》到《唐山劳动日报》的烽火岁月(3)-威尼斯5994

□ 王烁辉

2.《救国报》的发展与成熟

随着敌后抗日斗争形势的日益严峻,《救国报》只能采取打游击的方式,坚持“游击办报”。而卢各寨的地理条件和政治环境对于打游击来说,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。同时,7天一期八开版的两面油印报纸,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军民希望了解更多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。因此,根据党委的指示和报社同志们的计划,1941年春季,《救国报》社工作人员逐渐由卢各寨向遵化南部另一个山村鲁家峪方向迁移。

1941年夏秋之际,崔林、海山、丰原、董雪原(韧志)等报社部分工作人员一度辗转到丰润县新军屯村办报,丰原、董雪原在青救会成员徐竞家里住,白天帮房东干活,夜间编印报纸,还在此地翻印过抗日小册子。当时,敌人经常从据点出来“扫荡”“圈庄”实行“治安强化”等等。有一次,在新军屯附近出现了敌情,同志们被困在洞里两天一夜,没喝一滴水,没咽一粒粮。脱险后,同志们决定尽快向鲁家峪转移。

鲁家峪在卢各寨以西大约15公里,处于丰润、玉田、遵化三县接壤地区,这个山村长约10里,南北宽约8里,山势雄莽,地形复杂,大山峪中有小山峪,素有九沟十八峪之称。这里是一个花果之乡,果树布满山沟,各山沟里的农民多半把房屋盖在自己的果园里,居住比较分散。在这里办报,便于隐蔽。山村所属的东峪和北峪,半山腰有数不清的火石洞,这是多年来农民开凿火石的遗迹。火石洞最深的有六七十丈,稍为加工挖凿就可以互相通连,成为山肚子的“迷宫”,这是打游击进行隐蔽很好的天然条件。

到了鲁家峪后,环境虽然艰苦,但因隐蔽条件较好,印报时间也逐步多起来了。印报所用的纸张、油墨等,平时都藏在梯田石坝地洞里,用多少取多少。大家都时刻警惕着敌人的突袭,敌情不紧时,可以在屋子里印报,发现敌情时,就到火石洞里隐蔽。

这里的老百姓觉悟高,抗日堡垒户较多,我党很多后方机关如兵工厂、枪械厂、棉服厂、伤员疗养所、炸药厂,还有部队办的《尖兵报》等,也都设在这里,是冀东最早建立的一小块革命根据地。

1941年冬,报社的全体人员都集中到鲁家峪,《救国报》在此扎下根来,并很快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期,不仅工作人员由草创时期的几个人增加到40多人,印刷所也由一个变成两个。

在东峪,报社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。而社部以外的其他小组,如刻字组、印刷组,则在鲁家峪东面的白园、耍儿峪、豹子峪一带活动,建立了报社的第二个根据地。后来,活动范围扩展到鲁家峪西面的榛子峪、井儿峪一带,又建立了第三个根据地。

此时的《救国报》不再保密,而是公开出版。报纸发行量也由创刊时的每期1000份增加到3000多份,后来又增至每期5000份,并由7日刊改为3日刊。

即使如此,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尤其是基层干部的要求,因为他们不仅要看时事新闻,而且希望能够读到与工作有关的文章和学习材料。因此,报社于1941年秋季,又出版了一种八开两版的油印通俗小报,叫作《老百姓》。它专门刊登一些时事解说、形势评论、政策解释、抗日英雄事迹以及歌曲、漫画、连环画等等。这个通俗小报一出版,就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,但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,敌人曾经假冒在《老百姓》上经常发表文章、漫画的作者署名,炮制反动宣传品,混淆视听。

就是在这个时期,陈大远和布于(又名傅惠轩),这两位分别在丰润两所小学教书的青年人,怀揣着炽烈的抗日火种,于同一天来到《救国报》工作。他们开始是负责刻写蜡纸,此时的《救国报》仍是油印,刻写蜡纸的任务艰巨而繁重,而陈大远和布于都是多才多艺,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造诣,而且书法娴熟飘逸,于蜡纸刻写又下功夫,所以工作上极有建树。他们刻写的蜡版字体优美刚劲,不仅受到读者好评,也受到社长崔林极高的推崇和赞扬,说由他们刻写蜡纸印出来的报纸,不只是新闻宣传品,还是优美的艺术品。

1942年,《老百姓》报的原编辑李海平(又名林岩、杨海峰)调县教育科任职,《老百姓》报的编辑责任就落在了布于的肩上。

布于善于琢磨策划各类专栏的内容和题目,接办《老百姓》报后,报纸版面增加了许多小专栏,如:《时事述评》《老百姓的话》《抗日英雄故事》《文化娱乐》等。这一时期的《老百姓》,无论版面的设计和内容,新闻的编排,都比较活泼、新颖,引人入胜。还不定时刊登一些连环画、漫画,有时还会发表布于自己按群众口口传唱的旋律和曲调谱写的歌词。

因为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团结人民、打击敌人的作用,1941年,在冀东区党分委领导下,又成立了一个“抗敌文化社”,翻印出版一些政治、文化学习材料,编印八开两版的文艺刊物《文艺轻骑队》。这年秋季,翻印、出版学习材料的任务,也由《救国报》社担负起来,同时出版一种32开本的综合性油印刊物《国防最前线》,其编辑、出版等业务都由《救国报》社代管。(《救国报》时期的附属刊物后文将有详述。)

冀东地区被敌人封锁得过于严密,根据地以外的消息来源,始终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为此,1942年初,军区司令部拨给报社一部收报机,并派来报务员,组成了报社的电台小组。这个极为难得的报务机构设置在鲁家峪以东的豹子峪。可惜报务员原来只熟悉工作联络的收发报业务,不知道怎样才能接收到延安新华社的电讯新闻。尽管一直在摸索、试验,可是效果不理想。

此时,报社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,社部之下设立了编辑组、刻字组、总务科、电台等机构;两个印刷所分工也更明确:第一印刷所印刷出版学习读物,第二印刷所负责印刷《救国报》和《老百姓》报。

社部、编辑组、总务科加上《国防最前线》社以及第一印刷所设在东峪(化名“五合”),驻在东峪的有李杉(崔林)、丰原、高元、高翔、海山、林岩、季风、吕新、武申、刘义兴、程义、文光、陈仲、兰森、贾敏、红叶、周芝、思奇、林月、史诺、山桥、沈同、杜文大等同志;

第二印刷所和《老百姓》报的编辑部设在北峪(化名“江滨”),驻在北峪的有布于、陈大远、徐楠、范捷民(尹铭钰)、武迎山、刘敏(严德成)、白光、张助国、伊田、寒潮、杜风(冯国玺)、石方、贺民、晓亭等同志;

报社电台设在豹子峪,生华(庄华)、列华、西华在这里工作。

还有两名随军记者:管桦和任朴。

实际上,这时候的《救国报》已经发展成为报社和出版社的综合体。

(待续)

相关新闻

编辑: 穆俊丽
    • 2024-07-12
  • 热点
    • 一周
    • 一月
   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