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0-19 09:24:16 |
来源: 唐山劳动日报

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张雪松:见证高铁跑出“中国速度”-威尼斯5994

□ 白云水 张晓悦 吴可超

张雪松在调试车体数字化打磨机器人。 吴可超 摄

“在上月举行的2022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上,我们面向全球发布了首个轨道交通车辆‘弓’系转向架。”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(简称中车唐山公司)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兴奋地说,在这场世界工业文明的交流大会上,中车唐山公司展示了最新研发成果。

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的走行部,犹如人的双腿,对于列车来说至关重要。中车唐山公司以转向架等关键部件为创新载体,通过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,构建了从基础器件、核心部件到关键系统、再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,张雪松见证了这一历程。

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,多年来,技校毕业、钳工出身的张雪松积极学习数控维修、数控加工、可编程控制器、三维制图等技术,现已成长为中车唐山公司高铁列车制造现场的复合型技术专家。

“1992年作为一名钳工参加工作时,穿上了一套蓝色工服,当时家里人觉得这身‘干活’的行头不体面。”张雪松笑着回忆说,谁说“工”字不出头?当时我就下定决心,我把“工”字变成“干”,不就出头了吗?

经过勤学苦练,张雪松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“绝活儿”,能独自加工六分之一头发丝精度的工件,可他并不满足,他觉得作为新一代的铁路工人应当是复合型人才,不能局限于自己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技术。

于是,张雪松开始自学铆工、焊工、电气、机械和计算机等业务知识。他说,“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付出体力劳动,而要勇于站在新技术的前沿,敢于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。”

张雪松记得,2007年高速动车组大规模生产后,中车唐山公司先后引进几十台价值3亿多元的尖端数控设备。“这些‘洋设备’运到车间,从安装到调试都由外国专家主导,厂里几乎无人敢碰”。

张雪松算了一笔账,请外国专家来维修,不仅工时费非常高,而且受制于人。为摆脱这种束缚,他决心要成为这些数控设备的“保健医生”。

为早日掌握数控设备装调维修技术,张雪松白天工作,晚上学习。搞不明白复杂的机械结构,就钻进满是油污的设备间对照图纸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观察分析;看不懂电气图纸,就参照电气图反向查找设备布线。

最终,功夫不负有心人,张雪松摸索出的“定点养护”模式,使设备故障率和加工件缺陷率降到1%以下,成为同行眼中的“大神”。多年来,他在高速动车组生产中不断攻坚克难,完成技术革新109项,为动车组车体生产制定出了“中国标准”的技术参数。

如今,这位49岁“蓝领工人”拥有很多“金色标签”: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标杆、最美铁路人、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道德模范……面对荣誉,张雪松谦虚地说,是中国高铁的高速发展成就了他,这背后承载了几代轨道交通人的梦想。

走进中车唐山公司文化展示中心,能看到浓缩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发展史:从清末9.7公里的唐胥铁路到今天约4万公里高铁里程;从时速5公里的“龙号”机车到“和谐号”、“复兴号”,再到时速350公里货运动车组、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动车组,中国高铁已经领跑世界。

“我们的产品不仅飞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,还出口到五大洲的24个国家,创新担当、实业报国的理想信念没有变。”张雪松说。

“干技术,就得不断尝试,不断研发。”当下,张雪松和同事正在参与氢动力数字轨道胶轮电车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的研发和制造。据统计,10年来,中车唐山公司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15%,车体生产效率提高23.6%,工业化和信息化“两化融合”指数提高14.29%。

“高速磁浮列车将会是飞机的强劲对手。”张雪松说,中车唐山公司正在开发时速620公里的高温超导磁浮列车,他期待着见证又一个自主创新的“中国速度”,他为自己是一名“中国高铁工人”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
(原载中新网)

编辑: 张远
热点
  • 一周
  • 一月
网站地图